2010年3月24日 星期三

司琴給領詩的話

琴是敬拜小組的重要拍擋。司琴不是伴奏機器,在事奉的路上,我們也需要人的鼓勵、支持和體諒。我一步一步在司琴路上走過來,斗膽說也很明白司琴們的限制和需要。在此很想和領詩的弟兄姊妹分享一下,這是因為領詩的弟兄姊妹不一定有彈琴/樂器訓練的底子,有時候,一些「想當然」的東西,其實並非易事,甚至對司琴們做成大難題。因此,在此說明一下,好讓大家都「o易」住司琴們,讓他們在事奉路上多些支持、少些沮喪。

彈琴不是打字;司琴不是打字員

有些人以為:彈琴就是對著譜子按鍵,好像打字一般,熟手的司琴更是隨手就彈到,是不用練習的,因此多晚才選定詩歌及提供譜子也不要緊。大錯矣!!彈琴是需要手、耳、眼、腦、身體協調的複雜活動,而且發揮及創作的空間很大,因此,我們是需要時間去研究樂曲和練習的!!道理跟作任何工作一樣,要quality,就要時間和心機作事前準備。事實上,我們也希望彈出最合適的伴奏,以助會眾投入。如果很遲才開始練,是會帶給司琴不必要的壓力。而且別忘記:敬拜小組可能相約兩三次練習,司琴不但要出席練習,還要額外地在家練習!因此,較為理想的安排是,敬拜小組於週會前一星期選定要唱的詩歌,如做不到,應起碼在該星期三選定。

司琴不是歌譜庫,司琴不是作曲家

我明白,有時候我們聽過某些詩歌,覺得很好,卻只找到歌詞,沒有歌譜。我也明白,司琴多是有收集歌譜,或是有門路在網上找到歌譜。但請不要過份依賴司琴替你找譜,敬拜小組是有責任就選定的歌提供歌譜的。更不要要求司琴幫你寫譜 -司琴不是作曲家。有這麼多詩歌,請你選另一首吧!寫譜是非常花時間的,如果你的時間是寶貴的,請看別人的時間同樣寶貴。
談談什麼叫。常見的有:

(1)五線譜(包括主旋律及左右手伴奏的音符,可能附chord或不附chord);

(2)只有主旋律音符的五線譜,附有chord;

(3)數字譜,附有chord;

(4)「全chord譜」、沒有音符、連bar line也沒有。

由於大部分司琴都是有古典鋼琴的睇譜訓練,因此,我們最喜歡第一種(最好附chord, 否則較難練習)及第二種譜。第三種譜不是很方便,但習慣後也可以接受。第四種譜呢,是很常見,卻是最undesirable的,原因有下 –

(1) 由於沒有指明每個chord要彈多長(是半個小節?一個小節?一拍?)我們必須要熟悉主旋轉才可在正確的位置「落chord」,如果領詩的不太肯定主旋轉,又沒有MP3來參考,那麼,請選另一首吧!

(2) 網上download的「chord譜」不少屬有心人自行創作,質素參差,很多時配錯chord,或是chord標錯位。這就難為了司琴,怎樣彈也不像,還要苦苦思量該怎樣改正。

(3) 這些「chord譜」很多時是彈結他的人寫的。結他的伴奏多用掃chord或是fingering,和弦出來的音色比較模糊,因此就可以「混過去」 。鋼琴每粒音的聲音都比較「出」,因此,一旦和弦不對,聽去就很明顯。所以,錯chord的「結他chord譜」,在轉成彈琴時就很明顯(和很難聽)。此外,結他伴奏較多是「賣」節奏,和弦音色模糊,因此寫的chord多是簡單正接,少標了什麼sus, 7th, 9th, dim, b9等等的變化,但到了彈琴時,如我們只按和弦的1,3,5音,又實在是很寡,變不出什麼花樣來。

(4) 沒有音符和bar line, 落chord的位置就很難抓得準。如果詩歌是「正常地」在第一和第三拍重音,還不算難。但如果旋律中是有「搶板」的話(例如後一節的重拍移前至上一節的第四拍),就很容易搞不好節奏拍子和落chord的位置。「搶板」在快歌尤其常見,特別是在rock的英文詩歌。因此,個人認為「英文快歌chord譜」可說是最不受司琴們的歡迎。

說了這麼多有關「chord譜」的難點,是要告訴領詩們 – 如果你只能提供質素存疑的「chord譜」,而司琴苦著臉請你挑另一首有五線譜的歌,請你明白她/他的難處。如果司琴試著彈,卻與你的想像中的模樣差得多,請你明白她/他的難處。你「冇譜」,司琴也便「冇符」!如果實在是不能勉強,我還是那一句 – 可以挑另一首嗎?

司琴不是band

司琴不是band,我們只是one-man band!須知一首歌可分為節奏、和弦、旋律部分。一些樂器只能做節奏(例如鼓),一些則只能一時做一樣(如口琴,專長於旋轉,也可以做節奏及和弦,卻不能三樣同時做)。不同的樂器有不同的位份。鋼琴本來就是有優勢 -- 節奏、和弦、旋律均可以同時進行,而且音域廣闊。然而,鋼琴還是只有一座,手還是只有一對。有時領詩的弟兄姊妹把錄音室製作的詩歌錄音跟司琴的伴奏比較,便總是覺得欠了什麼:好像不夠奮興?不夠豐富?節奏不夠勁?音樂不夠柔和?那麼,領詩們必須理解「鋼琴不是band」的限制。鋼琴是可以盡量模仿錄音的style,但總是會有些限制。比方說,一些rock歌的節奏部分會有鼓及低音結他,結他兼做和弦和節奏,keyboard就做fill-in,整個音樂就很豐富。但是只有鋼琴一個,要同樣地豐富,就很考功夫了。

司琴需要你的鼓勵
彈伴奏,不是一蹴而至的。即使弟兄姊妹的古典鋼琴已有一定程度,要以簡譜自由創作伴奏,要在眾目眹眹下伴奏給大家唱歌,跟在家自己練習古典鋼琴是兩回事。司琴們的起步點、步速、學習的過程及經驗各異,有些剛起步,戰戰兢兢,有些已歷練多年,隨手拈來。我希望領詩們多給司琴鼓勵 – 一句「謝謝你噢」、「彈得很流暢呀」都可以為司琴加油,成為她/他們繼續努力的動力之一。如果司琴一面歉疚地跟你說:「不好意思,彈錯了」,請告訴他/她「不要緊,大家都聽不出來」。如果實在是糟糕,你們再想個說法吧…(盡了力就好…)

此外,在選歌時應顧及司琴的能力及信心。這不單是為了「o易」住司琴,也是為了更好的果效 – 還是那一句:大家都應盡力做,司琴也應不斷向難度挑戰,但真的做不到就別要勉強,以免事倍功半。
另外,對於一些老經驗的司琴,也不要以為她們不用練習,在最後關頭才選定詩歌。事實上,太遲選定詩歌,對敬拜小組的準備也是不好的。

我們都喜歡與能力高的人一起工作,覺得方便有效率,對於新人,往往是少了點耐性、多了點要求(不知這算不算是香港人的通病)。但是別忘記,我們的敬拜不是「工作」,我們的著眼點不是「人看為好的」音樂和歌聲。不要因為追求音樂和歌聲的質素,而絆倒了弟兄姊妹。今天,神可以透過你小小的鼓勵,去祝福和造就別人的成長,你不知道,有一天,神要怎樣用她/他。

By Eugenia